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功能
logo
color-palette
sitemap
loading-flower
star-dot
school-arror
news-arror
search
rotate-right
rotate-left
slide-arror
change-pw
pencli-edit
add-account
edit
close
cert
advance-filter
pencli
exam
check
calendar
disabled
bar-3
enabled
map
charging-pile
power
money
history
battery
bolt
delete
logout
dashboard
member
product
faq
accounts
setting
layout
chip
adjust
gear
eye
desktop
database
ipad
iphone
phone
printer
bubble
book-open
play-video
printer
forward
backward
sort-none
sort-asc
duplicate
sort-desc
about
news
carousel
questionnaire
onsale
order
payment
stock
mail
school-check
plus
minus
left
right
location
photo
zoomin
zoomout
up
down
chat
link
external-link
circle-border
cloud-upload
person-photo
music
video
file
image
save
content
exchange
down-arrow
up-arrow
list
table
header-mark
download
跳到主要內容
首頁
症狀資料庫
芳療個案集
療程配方
直覺觀察筆記
芳療心路
登入/註冊
首頁
登入/註冊
症狀資料庫
芳療個案集
療程配方
直覺觀察筆記
芳療心路
禾場首頁
登入帳號
登入
記住我
忘記帳號或密碼?
或使用社群帳戶登入
第一次來?
註冊新會員
填寫電子郵件與暱稱以完成帳號建立
註冊新會員
或使用社群帳戶註冊
已經有帳戶?
會員登入
忘記密碼
寄送重設密碼認證信
請輸入申請時的EMail來重設密碼
或使用社群帳戶登入
已經有帳戶?
會員登入
重設密碼
重設密碼
或使用社群帳戶登入
已經有帳戶?
會員登入
TO TOP
首頁
症狀資料庫
膝蓋疼痛
配方 / 膝蓋疼痛
共
14
筆
相關基質
純露HYDROSOL
Rosa damascena 大馬士革玫瑰純露
1
精油ESSENTIAL OIL
Marjoram Sweet 甜馬鬱蘭精油
7
Rose Otto 大馬士革奧圖玫瑰精油
3
Ylang Ylang Extra 特級依蘭精油
2
Vetivert 岩蘭草精油
1
Spruce, Black 黑雲杉精油
2
Spikenard 穗甘松精油
1
Rosewood 花梨木精油
1
Rosemary CT camphor 樟腦迷迭香精油
1
Rosemary CT 1,8-cineole 桉油醇迷迭香精油
2
Pine 松 (歐洲赤松)精油
4
Orange Sweet 甜橙精油
2
Bay 西印度月桂精油
3
Lime 萊姆精油
1
Lemongrass 檸檬香茅精油
3
Lemon 檸檬精油
4
Cedarwood Atlas 大西洋雪松精油
1
Black Pepper 黑胡椒精油
4
Chamomile German 德國洋甘菊精油
1
Chamomile Roman 羅馬洋甘菊精油
2
Lavender True 純正薰衣草精油
5
Clary Sage 快樂鼠尾草精油
1
Clove Bud 丁香精油
2
Cypress 絲柏精油
1
Eucalyptus, Citriodora 檸檬尤加利精油
1
Eucalyptus, Radiata 澳洲尤加利精油
1
Frankincense 乳香精油
1
Ginger 薑精油
4
Grapefruit Pink 葡萄柚精油
1
Helichrysum 義大利永久花精油
4
Juniper Berry 杜松精油
3
基底油CARRIER OIL
St. Johns Wort 聖約翰草油
1
Jojoba 荷荷芭油
1
Calendula 金盞花油
1
Arnica 山金車花油
2
Carrot 胡蘿蔔油
1
Sunflower 向日葵花油
4
Wheatgerm 小麥胚芽油
1
其 他 OTHERS
ACC 芳療人格卡
8
相關文獻
膝蓋疼痛
共
14
筆
從挫折到豐盛 / 我的精油學習與自我探索之旅
從挫折中轉折:我的芳療學習之路 我是一個在金融業22年的職業婦女,大部分時間從事業務工作,個性務實、理性而不浪漫。長大後,我不敢做夢,總覺得自己達不到,甚至連做夢都不敢。2023年,我經歷了此生最大的挫折,健康、工作、錢財都失去了,這讓我的人生被迫按下暫停鍵 。所幸,家人一直陪伴在我身邊。過去因為忙碌和疲累,學習動力總是薄弱,即使學習也多是財金相關領域,我的心和腦總是停不下來,很少接觸金融以外的領域 。芳療啟蒙:追求天然的渴望 大約10年前,我開始在SPA館接觸到精油,也在百貨公司專櫃購買了水氧機和精油回家使用。當時對精油一直懵懵懂懂,只是喜歡它的香味,聞起來讓人感到舒服。由於不喜歡人工合成的產品,這些年來我一直追求天然的生活方式,會購買天然手工皂和看似天然的護膚用品,很想知道這些商家聲稱的「天然」究竟是真是假 。禾場學苑:從初階到高階的深度學習 我鼓起勇氣在Google上搜尋精油課程,透過台灣芳療協會報名了「禾場國際芳療學苑」的芳香療法初階入門課程。禾場已經成立20年,在教學品質上具有一定的水準,講師專業度高,班導也熱心熱情,讓我們試喝多種純露。我原本以為純露只是精油的附屬品,沒什麼功用,沒想到它功能多元,可以飲用、濕敷、甚至用於製作乳液 。精油植物界的知識和應用實在太廣泛,上課後才發現自己學到的不足萬分之一,學了很多也忘了很多。因此,我繼續報名了中階課程,又認識了許多精油,也做了許多DIY產品,課程很快就結束了,讓我依依不捨,心想難道就這樣結束了嗎?我還想學更多,於是又報名了高階課程。一開始擔心每週上課能否堅持,後來發現是自己想太多了 。高階芳療:精油化學與解剖生理的奧秘 我期待著每一次上課,每一次都讓我覺得收穫滿滿且開心。儘管有時候課程內容涉及從未接觸過的精油化學或生理解剖學,有些艱澀,但我一想到能更了解理論基礎,就更認真聽講 。在高階課程中,我學習了超過50種精油,包括精油的化學型態、化學分子、氣味以及在生理和心理上的應用,讓我更清楚如何使用每一種精油。當我失眠、肌肉痠痛、快感冒、心情不好、想強化自身能量或清除負面磁場時,我知道該如何運用精油來處理自己的狀況 。在高階課程中,我學習了精油化學,透過科學實驗了解每種精油獨特的化學分子,並將其特性和功能應用於調油,理解精油搭配的加乘或抵銷效果,這對我來說非常重要。我認為精油化學能幫助我更快記憶精油的特性與功能,雖然許多同學覺得艱深,我也是如此,但相信熟能生巧 。此外,我也學習了解剖生理學,這些課程非常棒,讓我重新了解人體機能的奧妙,也能幫助我們更了解自己的身體,培養對身體的自覺力。當每個人都能察覺身體狀況是由心理、生理還是環境造成時,便能透過精油來保養和改善自己 。芳療生活:療癒身心,享受天然 在高階課程中,我還學習了調製精油香水。我其實不喜歡使用香水,因為市面上的香水多數刺鼻,以前每次擦香水鼻子都會不舒服,久而久之就不喜歡。我也不喜歡身邊的人擦太濃的香水。上完調香課後,我感覺發現了新大陸。透過純精油調製的香水,不像市售香精那樣濃烈刺鼻,我喜歡那種淡淡的、自然的氣味,也不用擔心長期使用會塗抹過多環境荷爾蒙,對身體造成危害。老師的調香功力真的很厲害,讓我嘆為觀止 。每當我失眠時,喜歡將穗甘松、真正薰衣草、快樂鼠尾草和甜橙一起擴香,很快就能進入深層且高品質的睡眠 。我最喜歡大西洋雪松,本身就偏愛木質調的氣味,它沉穩內斂,聞了讓我內心感到相當平靜。大西洋雪松除了木頭味,還帶有一點甜甜的樹脂味,聞著聞著好像就上癮了。我喜歡大西洋雪松高大挺拔的外觀,它象徵著肩膀與擔當,讓我很有安全感 。前陣子陪國中兒子打籃球,因沒暖身導致右膝蓋疼痛,甚至無法伸直。我心想這是個練功的好機會,便開始調配消腫、消炎、止痛的配方,認真地每2-3小時擦一次,沒想到隔天起床已好了一半,第二天更是好了九成,真的太棒了 。我喜歡芳香療法和精油,因為我覺得它很有溫度,可以療癒自己也可以療癒他人,無論是身體或心理上的問題,都可以透過芳療來療癒 。
芳療心路
2024.05.19
精油配方助力膝蓋疼痛緩解:永恆花、薑與甜馬鬱蘭的效
上課回家後,左膝蓋後側疼痛依舊,5/31晚上先塗抹一次6/1 早上還是疼痛,再使用一次,不小心打翻,不想浪費,將流出精油再塗抹一次下午後疼痛緩解,按壓還是會有感覺,但走路不痛了覺得應該是精油功效6/7 才發現自己劑量調錯,等於是調成9%濃度,只好開玩笑說是高劑量用於急性期緩解
療程配方設計
2024.06.24
從痠痛到舒適,這個芳療精油配方讓肌肉痛隨風而去
在協助這個個案時,常常心有戚戚焉,因為今年迷上爬山這項運動導致我的膝蓋承受過多負荷,曾有一度痛到無法彎曲。當時跑了幾家復建科診所及醫院,醫師都表示我的膝蓋很健康,歸因於我實在太“操”它們了。這種看起來沒有太大問題,卻又實實在在影響活動的問題,真的很困擾我。所以我不斷拿我的膝蓋做實驗,先試吃藥熱敷按摩,各種復健方式都試過一輪,但還是很想要加快恢復速度。因此開始摸索著用精油來改善我的膝蓋疼痛,也恰好個案遇到了類似的問題,依照本身具有的經驗調配了這次的複方。我對這次的個案算是還蠻有信心,畢竟經歷各種血淚史,也如預料的個案有一個很正向的回饋,真的是經由不斷的反覆練習,才能夠信手捻來呀!
芳香療法個案集
2024.09.20
芳療緩解膝部不適 / 精油在疼痛與疲勞調養中的應用
芳療緩解膝部不適 / 精油在疼痛與疲勞調養中的應用 芳療個案是身兼美容師和媽媽的職業婦女,身體的使用率很高。 個案在使用精油後對於疼痛的減緩不是很高,我們發現個案的膝蓋疼痛的狀況可能需要尋求醫療,精油則是做平時的保養。 在調配精油的過程從初期的放鬆,中期加強消炎止痛,到後期增加補氣、緩解長期疲勞。讓我著實體會到職業婦女的辛苦,個案雖然是芳療相關的從業人員,但卻常常忽略自己的身體疲勞,這次的個案練習機會讓她意識到需要好好照顧自己,這是我最大的收穫。 文獻查證 病因與臨床症狀 造成膝蓋疼痛的原因有很多,並不是只有退化性關節炎才會膝蓋痛,很可能讓我們花了錢,卻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相反地,膝痛時需要找出正確的病因,像是近期是否運動過度?或是有其他潛藏的疾病?只有找出膝痛背後的原因,才能根治膝蓋疼痛問題。由獲得密西根州立大學(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與密西西比大學(University of Mississippi)學術聘任的骨外科醫師William Morrison審訂的文章指出,慢性膝蓋痛的原因可能包括: 肌腱炎:膝蓋前端的疼痛,在攀爬、上樓梯、走上斜坡時較嚴重。 骨關節炎:關節退化造成疼痛、發炎與關節變形。 滑囊炎:膝蓋反覆過度使用或受傷導致的發炎。 髕骨軟化症:膝蓋骨下的軟骨損傷。 痛風:尿酸堆積引起的關節炎。 貝克氏囊腫:膝蓋後方關節滑液堆積導致。 類風濕性關節炎:慢性自體免疫發炎疾病,可能導致疼痛、腫脹、關節退化、骨骼侵蝕等問題。 膝蓋骨錯位:大多是外傷造成。 半月板撕裂:膝蓋中一個或多個軟骨的破裂。 韌帶斷裂:膝蓋周圍四條韌帶的損傷,其中最容易受傷的是「前十字韌帶。 骨腫瘤:較常見的是「骨肉瘤」,惡性程度較高。 膝蓋痛原因一:生活習慣造成 1.激烈運動 日本脊骨神經醫學專家檜垣曉子表示,高強度的運動會造成肌肉疲勞,若是沒有經過妥善的休息,肌肉沒有足夠的力量支撐膝蓋,就會讓膝蓋的負荷增加,造成膝蓋疼痛,甚至會造成關節軟骨磨損。 2.突然超過平常運動量 突然讓肌肉的負擔超過進行習慣量,也容易造成膝蓋疼痛。例如平常很少運動的人突然去爬山、慢跑等,這樣會讓臀部、腿部等處肌肉僵硬緊繃,造成支撐膝蓋的肌肉平衡失調,讓關節負荷增加,導致膝蓋疼痛。 3.大腿肌肉衰弱 如果平時的運動量或鍛鍊不足,會造成大腿肌力不足,肌肉難以支撐身體重量,就會加重膝蓋的負擔,長久下來就容易造成發炎、疼痛。 4.不合適的鞋子 不合腳的鞋子或是高跟鞋,會讓我們的身體被迫用不良的姿勢來走路,而且身體為了不跌倒而控制平衡,就會讓膝蓋承受更多壓力,造成疼痛。 5.地面容易滑倒 砂礫道或是地面濕滑容易跌倒,而我們的身體為了防止跌倒,會自動透過劇烈的動作試圖平衡、維持穩定。但這種突然間強烈控制身體的動作,會帶給膝蓋很大的負擔,造成疼痛、扭傷、甚至韌帶受傷等傷害。 6.肥胖 即使只是走路,膝蓋也要承受自己體重3倍的重量,如果胖了10公斤,就等於是增加膝蓋30公斤的負荷,久而久之,膝蓋就容易發炎、疼痛 膝蓋痛原因二:疾病造成 而常見膝蓋痛的疾病有下列幾種: 1.退化性關節炎退化性關節炎是非常常見的關節疾病。臺北榮總骨骼肌肉腫瘤治療暨研究中心主任吳博貴曾在文章中指出,退化性關節炎是指關節內的軟骨,因為年齡、過度使用導致磨損,造成膝蓋僵硬、疼痛、變形、腫大等症狀。而隨著軟骨磨損加重,可能會漸漸形成O型腿,讓膝蓋內側負荷更加沉重,使軟骨磨損惡化更快,惡性循環。久而久之,可能就不得不透過人工關節置換手術治療了。 2.髕骨韌帶發炎髕骨韌帶是連接髕骨(膝蓋骨)和脛骨(小腿內側長骨)間、讓膝蓋能夠伸直的韌帶,發炎時會造成膝蓋疼痛,高醫骨科副教授蘇景源曾在文章中指出,髕骨韌帶會發炎通常是過度使用膝關節所造成,常見於因為爬山、跑步、跳躍、舉重等運動過度使用膝蓋、導致髕骨韌帶發炎的患者,嚴重時甚至會造成韌帶斷裂,必須透過韌帶重建手術治療。 3.鵝足肌腱炎及滑囊炎骨力診所醫師周聰哲曾在文章中指出,鵝足肌腱外型像鵝掌,位於膝內側,是由半腱肌等共三處肌肉組成的聯合肌腱構造。若是此處發炎或是有滑囊發炎現象,由於病理上很難區分到底是滑囊還是鵝足肌發炎,因此這兩者經常被一起討論。而鵝足肌腱炎及滑囊炎通常是因為扭傷等外傷,或是鵝足肌腱太緊、滑囊過度摩擦所導致。退化性關節炎患者、體重過重、工作需久坐、久蹲者、糖尿病患、長期坐姿不佳者、長跑選手、韌帶疾病患者、膝部內側有腫瘤者等,都是罹患鵝足肌腱炎的高風險族群,應特別注意。 4.肌筋膜疼痛症候群長期姿勢錯誤、肌肉過度負荷、憂鬱、緊張等情緒壓力容易引起肌筋膜疼痛。肌筋膜疼痛的特徵是在肌肉內有一個痛點,痛點受到刺激後疼痛會擴散到其他地方。除了疼痛以外,還會造成膝關節僵硬、活動受到限制,尤其在早起時最為明顯。嘉義長庚醫院醫師許宏志曾在文章中指出,肌筋膜疼痛症候群患者經常是因為打籃球、羽球、爬山、上樓梯等原因而引發症狀,可就醫後依醫師評估是否進行局部注射,再配合復健治療。 5.痛風痛風是指體內尿酸過多引起的關節發炎腫痛,常見於腳後跟、腳大拇指、膝蓋、手肘等處。症狀有紅腫、疼痛、發熱等。慢性痛風還可能引發尿路結石、腎衰竭、心臟病等疾病,造成更多健康上的危害。郵政醫院骨科醫師陳健煜曾在文章中指出,要預防痛風必須戒酒、每天喝2000cc以上的水,並避免食用高普林食物。 6.類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與自體免疫系統異常有關,主要症狀是早上起床時手指僵硬、腫痛,症狀也可能發生在膝蓋、全身關節,並且會左右兩側對稱發作,例如左右膝、左右手腕同時等。症狀輕微時可能只會造成局部僵硬疼痛,嚴重時可能引起全身關節疼痛、損壞甚至殘障。 治療方式 一般治療方式包括生活上的改變,如:減輕體重、減少上下坡的活動,以及規律運動來增加關節囊的擠壓,以促進關節液分泌。飲食上建議平時應多吃富含膠質、軟骨素,有利於關節軟骨修復的食品,如雞爪、蹄筋、貝類、小魚乾、木耳等。生物類黃酮可加強關節內膠質能力,加速關節傷害復原,如柑橘、綠茶及全榖類。另外,抗氧化劑可以對抗身體中不穩定的自由基侵襲關節組織,常見抗氧化劑包括β-胡蘿蔔素、維生素C、維生素E,食物來源如木瓜、蕃茄、胡蘿蔔、柳橙、奇異果、小麥胚芽、葵瓜子、糙米等。藥物上的選擇則包括口服非類固醇類消炎藥及葡萄糖胺。在物理治療方面則包括:冷熱療、向量干擾波、經皮神經電刺激、超音波及短波等,可以鬆弛肌肉、增進局部韌帶組織和深部軟骨組織循環、減輕疼痛、減緩關節僵硬。運動訓練則以增加膝關節活動度與股四頭肌肌力訓練等同時進行,輕微膝退化性關節炎者也可施打玻尿酸改善關節內症狀,或者接受增生注射治療。目前增生注射治療(prolotherapy)主要以注射PRP或高濃度葡萄糖水為主,除了關節腔內注射以促進軟骨增生外,關節外的所有支持韌帶亦應多點注射以增加韌帶強度,實為手術置換關節前的一大重要治療方式。 照護措施 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U.S. National Library of Midicine)衛教資訊網站「MedlinePlus」指出,剛開始發生、較不嚴重的膝痛,可以藉由以下方式處置: 休息:避免會導致疼痛的活動,避免對膝蓋施加重量。 冰敷:以毛巾包覆膝蓋後,第一天每小時冰敷15分鐘,之後每天冰敷至少4次。冰敷過程不可睡著,以免過長時間的低溫導致皮膚凍傷。 抬高膝蓋,避免腫脹。 使用彈性繃帶或護套,提供膝蓋支撐、減少腫脹。 在醫師、藥師的指導下,服用適合的止痛藥。 睡眠時可以在膝蓋下或膝蓋間放置枕頭。 幫助舒緩、預防膝蓋痛的方法: 運動前應熱身、運動後收操,藉由伸展大腿前後的股四頭肌與膕旁肌。 下坡時不要慢跑,以行走代替。 選擇腳踏車、游泳等運動。 減少運動量。 慢跑時應選擇有平坦、柔軟表面的地方,例如操場跑道而非水泥或人行道。 過重的人應進行減重。體重每增加0.5公斤,上下樓梯時膝蓋承受的壓力會多出2.25公斤。 扁平足的人應使用特殊的鞋墊提供支撐。 選擇品質良好、適合自己腳型、緩衝力足夠的慢跑鞋。 芳療措施 芳療配方名稱(Eo、Vo、Hy)劑量選用理由濃度111/12/30葵花油10 ml使肌膚柔軟、好延展 乳液10 ml清爽、中和油膩感 薰衣草精油4滴舒緩肌肉緊繃 樟腦迷迭香精油4滴緩解疼痛、促進循環 黑胡椒精油2滴消炎 甜馬鬱蘭精油2滴止痛3% 112/1/6葵花油10 ml使肌膚柔軟、好延展 乳液10 ml清爽、中和油膩感 杜松精油2滴止痛、促進循環 樟腦迷迭香精油3滴緩解疼痛、促進循環 黑胡椒精油2滴消炎 甜馬鬱蘭精油2滴止痛、舒緩肌肉痠痛 冬青精油3滴消炎、止痛3% 112/1/13葵花油10 ml使肌膚柔軟、好延展 乳液10 ml清爽、中和油膩感 冬青精油3滴消炎、止痛 甜馬鬱蘭精油3滴止痛、舒緩肌肉痠痛 黑胡椒精油2滴消炎 杜松精油2滴止痛、促進循環 黑雲杉2滴消炎、補氣、平衡疲勞3%使用建議: 1.精油使用建議: 出門工作前先塗抹一次精油促進腿部循環。晚上塗抹精油按摩大腿和小腿肌肉,配合抬腿和泡腳效果更好。 2.生活習慣、作息調整建議: 盡量不要熬夜,充分休息是身體修復的關鍵。 工作時可改穿乾淨舒適的運動鞋替代拖鞋。 3.其他改善建議: 定期至復健中心做相關治療,以舒緩工作帶給雙腿和膝蓋的創傷。 芳療評值 評值日期、評值內容111.12.26諮詢個案生理、心理狀態及此次療程主要目的。 個案有長期腿部及膝蓋疼痛問題,芳療措施以舒緩疼痛和促進循環為主。 個案不喜歡皮膚油膩感,調配6%按摩油搭配乳液1:1使用。 112.1.4第一次配方使用:有塗油的這幾天很好睡,膝蓋後方的緊繃感也有些微消除。 個案的睡眠品質提升,腿部的緊繃感的舒緩許多,但膝蓋疼痛感還是沒有消除。 芳療措施以增加消炎止痛和促進循環的精油為主。 112.1.11第二次配方使用:這次的精油擦了有涼涼的感覺很舒服,緊繃感減少,疼痛的感覺也有稍微減輕。 個案塗抹精油的同時認真的按摩腿部,讓腿部肌肉筋骨放鬆,減少緊繃和疼痛感。 芳療措施為持續消炎、止痛和促進循環,增加平衡疲勞的精油。112.1.19第三次配方使用:使用精油按摩近3個禮拜,水腫有比較消除,下班後雙腿的疲勞感的減輕許多,膝蓋疼痛的感覺雖然沒有完全消除,但有減輕許多。 個案回饋 個案用油狀況用油時的感覺: 精油的味道很好讓人很放鬆,涼涼的感覺很舒服輕鬆。用油後的整體感覺: 因每天都走動和站比較多,所以下班腳都容易水腫。從用油後每天早上,上班前擦腳比較不會這麼酸,生理期來時感覺比較明顯不太會水腫,晚上再次擦比較好睡,膝蓋也不太會痛,也比較舒緩一些。個案對芳療師之建議與感想: 是位很認真、有責任、很用心的芳療師,隨時關心使用精油感覺是否有改善,更貼心的是會在聊天中聽取我的需求,調整最適合的精油去得到改善,讓我感受到心暖暖的。
芳香療法個案集
2023.05.09
依蘭依蘭、甜馬鬱蘭與杜松:精油芳療助你找到心靈與身體的平衡
將按摩油塗抹於膝蓋與酸痛的肌肉部位,輕柔地按摩,感受精油隨著手掌的溫度慢慢滲透到皮膚深處。依蘭依蘭的甜美氣息首先浮現,像是一層溫暖的毯子,安撫著內心的焦躁與不安。甜馬鬱蘭則緊隨其後,帶來全身的舒展感,像是對肌肉說:「可以放鬆了,你不需要再那麼緊繃。」最後,杜松的清新木香像是掃清了沉積在身體與情緒中的濁氣,帶來了一種淨化後的輕盈感。 短短幾分鐘後,我的膝蓋疼痛感開始減輕,僵硬的肌肉也逐漸變得柔軟,整個身體彷彿從壓力的枷鎖中解放出來。而在心靈層面,原本沉重的無助感逐漸被一種被支持的安定感取代,內心的緊張與壓抑感也有了明顯的釋放。 這次的按摩不僅帶來了身體上的舒緩,更像是一場與自己對話的療癒旅程。那些疼痛與疲憊,似乎是在提醒我:停下來,好好聆聽身體的聲音,並給予自己所需的關懷與支持。
療程配方設計
Chen Meifang
2025.01.07
從香氣到療癒:芳香旅程的初啟之章
芳香旅程的起點:我的芳療入門心得修習完台北芳香療法入門班 987期後,我的心中滿是感激與收穫。這段學習旅程不僅讓我對芳香療法有了更深入的認識,也徹底改變了我以往對精油的使用習慣與思維模式,開啟了一個更為豐富且實用的芳香世界。 在參加課程之前,我對精油的接觸大多停留在使用擴香儀營造空間氛圍。香氣雖然能帶來愉悅,但那種感受始終停留在表層,少了一份與植物深層對話的連結感。然而,這堂課讓我第一次學會如何運用植物能量,為特定的身體與情緒需求,調配屬於自己的專屬配方。 從課堂上調製的2%濃度凝膠精油到ACC卡牌抽出的精油配方,每一步都讓我更加理解每種精油的個性與能量。例如:花梨木與甜橙如何在舒緩壓力中帶來溫暖,依蘭依蘭、甜馬鬱蘭和杜松又如何協同合作,緩解肌肉疼痛與情緒壓力。這些配方不僅在使用時帶來療癒,也讓我體會到「調香」的過程本身是一種深刻的自我照顧。 課後的延續:實踐與分享 課後,我並沒有停止學習的腳步,反而將課堂所學應用到更多日常需求中。 我調製了針對肌肉緩解與膝蓋疼痛的按摩油,並在一次次使用中,看到身體的不適逐漸減輕,內心充滿成就感。根據老師傳授的殺蟲配方精油,我回家進行調製,並將這份充滿植物能量的「天然禮物」分送給親朋好友,讓芳香療法的好處延伸到更多人的生活中。這些小小的實踐不僅讓我更熟悉精油的使用,也讓我感受到分享芳香療法的喜悅。當看到家人和朋友對這些產品的喜愛時,我更加堅信,芳療不僅是一門療癒自己身心的學問,更是一種與人連結、傳遞關懷的方式。 台北芳香療法入門班讓我明白,芳香療法不僅是調製與應用,更是一門學習傾聽自己與植物對話的藝術。每一款精油的氣味與特性,都蘊含著自然的智慧,只要用心感受,就能找到適合自己當下需求的療癒之道。 這堂課帶給我的,不僅是技術上的提升,更是心靈上的豐富。我學會了停下來,聆聽身體的聲音,理解自己的情緒,並透過植物的能量為自己創造一段段療癒的時光。 未來,我希望能繼續深入學習,探索更多精油與配方的可能性,並且將這份知識應用到更多層面,無論是自我療癒還是與他人分享。我期待自己能逐漸成為一位具備專業知識與溫暖初心的芳療師,讓芳香療法在我的生活中繼續生根發芽。 謝謝這次課程的老師與同學,讓我在這趟芳香旅程中收穫滿滿。每一瓶精油、每一滴香氣,都是我未來路上的指引者。
芳療心路
Chen Meifang
2025.01.07
舒緩膝蓋疼痛
使用前個人狀態描述 身體狀況記錄:疲憊、膝蓋疼痛 情緒記錄:有點緊繃,又有點愉悅 療程目的:膝蓋疼痛獲得緩解 精油調配: 3 % 基質名稱: 聖約翰草浸泡油 精油名稱 此精油的療效 義大利永久花 活血化瘀、抗發炎、抗氧化、調節血壓 岩蘭草 具有多重的護膚功效,特別適合油性肌膚,而且岩蘭草精油可以刺激免疫系統功能,增進我們對抗壓力與疾病的能力,它還有著溫和促進局部血液循環的功用,所以可用來治療關節炎、風濕和肌肉痠痛等問題。 黑雲杉 抗菌消毒、淨化空氣 利尿排汗,調理循環不暢 舒緩紅腫發癢及肌肉酸痛 促循環 黑胡椒 可以舒緩緊張及撫慰焦慮情緒、促進循環,並會有溫熱感。 使用心得追蹤 使用前 氣味感受: 花草木調和後,有著一股清新的味道,讓人感覺到放鬆,同時添加了黑胡椒,但著淡淡的食物香味,卻又讓人感覺得有精神。 使用後 心靈感受: 本想這瓶按摩油可以舒緩自己的膝蓋不適,同時增加氣血的循環,但沒想到雙黑的精油果真如老師所說的,會增加腎上腺素的激發,結果晚上洗澡過後使用,導致整晚都睡得不太好,而膝蓋的不適也未獲得緩解。不過也透過了老師的解析之後,得知骨科的使用要更拉高濃度才會有效過,而且促循環的按摩油也要白天使用,才不會影響到睡眠品質,所以每一次的體驗,每一次的分享討論,都會讓自己獲益良多。
療程配方設計
2023.11.09
改善膝蓋疼痛的芳療個案研究
1.文獻查證(1.)膝蓋痛前側原因:股四頭肌肌腱炎、跳躍膝、跑者膝、膝關節積水、退化性關節炎 上面一點的前側痛大概是股四頭肌肌腱炎。在中間部位,髕骨周圍的,可能是跑者膝、膝積水。下面一點的可能是跳躍膝;股四頭肌肌腱炎、跳躍膝,哪裡有問題就摸得到哪裡痛,而跑者膝、膝關節積水,通常摸不到哪裡會痛。股四頭肌肌腱炎、跳躍膝(Jumper’s knee)通常跟激烈的跳躍運動有關。比如:打排球、羽球、跳繩跳很多、跳高跳遠。短跑選手、網球選手等需要爆發力的運動,通常屬於年輕人的疾病。股四頭肌肌腱炎這個狀況比想像中的常見大約10%的患者是這個問題。跑者膝(Runner’s knee, PFPS):不一定要跑步才會得跑者膝,跑者膝是-髕骨疼痛症候群的簡稱,簡單講就是髕骨周邊一圈痛,上下左右都有可能,還可能會換地方,這個狀況超級多,大約30%的前側膝蓋痛是這個問題。膝關節積水 (Knee effusion),會覺得膝蓋脹脹的,想蹲但不下去,常伴隨膝蓋內韌帶、軟骨受傷的後遺症,有東西受傷(軟骨、韌帶)才會導致膝蓋積水。退化性關節炎 (Knee Osteoarthritis), 年齡約略40或超過就是膝退化性關節炎的高危險群,常常膝內側韌帶壓了就痛、蹲下也痛,會合併有內側膝韌帶痛、內側皺襞症候群。內側皺襞位於膝蓋髕骨的內下方與內側韌帶之間。是胚胎時期的膝蓋組織,未完全退化萎縮而造成,所以大部分的人(80%) 是沒有內側皺襞的, 而有內側皺襞的人,相對容易膝蓋內側疼痛,而內側皺襞症的患者,通常會說:我一跪就超不舒服。我一蹲就超級痛超級酸。常發生於一直去彎曲、伸直膝蓋,或是常常要蹲很久 如:拜拜或長時間要跪下來做事時,在彎曲伸直時,內側皺襞與旁邊骨頭一直摩擦,就會發炎腫脹,或是某些年輕運動員真的要彎、伸膝蓋很多的人(打排球),而大部分還是中年長輩以上的好發較多。所以屬於退化性的膝關節疾病。 (2.)膝蓋痛外側疼痛原因 膝外側韌帶(LCL)與髂脛束症候群(ITBS) 髂脛束(ITBS=Iliotibial band syndrome)又稱為跑步殺手,得到這個問題必須要好好的治療因為很容易復發。常常沒完全好就硬報名參加比賽,比賽完須花更久的時間治療,常見跑步新手、老手或新手突然增加很多跑量、下坡跑太多太快的人。膝外側韌帶(LCL=Lateral collateral ligament) 的位置比ITB後面一點,跟打球、爬山扭傷膝蓋較有關係。 (3.)膝蓋痛內側 退化性關節炎、內側皺襞症、膝內側韌帶、鵝掌肌腱炎 膝內側韌帶(MCL=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除了退化很常發作外,跟外傷被車子撞(車子通常從後外側撞到膝蓋,所以膝內側韌帶很容易被拉傷,以及打球扭傷很有關係。鵝掌肌腱炎(Pes anserine Bursitis)屬於過度使用的肌腱滑囊炎。跟跑步、爬山的下山很有關係。痛的位置也跟別人不太一樣,是遺世獨立的一個存在,鵝掌肌肌腱與他上游下游的肌肉都有關。很多人是股內側肌太緊、縫匠肌太緊,或是小腿筋膜太緊,導致鵝掌肌肌腱被拉到太多而發炎,而叫鵝掌肌的原因是三條肌腱合在一起的總稱。從側面看起來像鵝掌,三條肌腱分別是縫匠肌、薄片肌、半腱肌。肌腱之間皆有滑囊存在。有問題時容易發炎。 2.治療方式 (1.) 3M物理治療—儀器治療、徒手治療、運動治療 等 (2.) 震波治療、高能量雷射治療—膝蓋屬於相對表淺的組織,因此震波治療、雷射治療 效果很好。 (3.)血小板生長因子PRP注射、增生治療—打針對於膝蓋痛效果極好。跑者膝、退化性關節炎、內側皺襞症、膝蓋韌帶撕裂等問題都可以藉由打針快速解決。 3.照護措施 (1.)適當的休息減少關節負荷:勿搬重物;切勿久坐或久站,或是維持同一姿勢過久,當維持坐姿約一小時,就應該起身活動5~10分鐘。走路或散步的時間也不可太長,當關節感到不適時,就應立即休息。 (2.)適當的運動:盡量避免關節過度彎曲的運動,例如打太極,而散步、有氧運動、游泳都是不錯的運動。 (3.)維持正常體重:為減少關節的負荷,患者需盡量維持理想體重。 注意保暖及關節保護:注(4.)注意膝蓋的保暖,可穿護膝保護膝關節,減少上下樓梯,穿著合適的鞋子。 (5.)定期就醫回診,由專業醫師協助評估並控制疾病。 (6.)營養補充:建議退化性關節炎的患者可以適當地補充維他命C及維生素 D、維生素 E 與β-胡蘿蔔素;維他命C有延緩退化性關節炎的效果,維生素 D、維生素 E 與β-胡蘿蔔素則可舒緩關節炎的惡化。 I. 維他命C:每日建議攝取量>152mg(衛生署對於成年人維生素 C 的每日建議量訂為 60 mg),維生素C含量較高的食物,例如番石榴(芭樂)、柳橙、橘子、葡萄柚、柚子、文旦、檸檬等,奇異果、草莓中維生素C的含量也相當高。綠色蔬菜則以青椒含量最高。 II. 維生素D:人體內的維生素D,最主要的來源是皮膚經陽光照射而合成,若要藉由食物補充,則可以選擇魚肝油、高油脂魚類的肉或動物內臟。 III.維生素E:含量較高的食物有深綠色蔬菜、植物油、乾果、豆類與全穀類。 IV. β-胡蘿蔔素:含量較高的蔬果有胡蘿蔔、甘藷(地瓜)、木瓜、芒果、紅蕃茄、油菜、菠菜、韭菜等。2.芳療措施3.芳療評值4.個案回饋 個案用油狀況 用油時的感覺: 本身肩頸.膝蓋.腳踝.肌肉酸痛.僵硬悶脹,常痠痛到無法入眠.甚至影響心情,也常因走路膝蓋.腳踝感到疼痛,兩腳腳背也有劇痛過,小腿也常睡到清晨抽筋,肌肉酸痛有時會貼酸痛貼布,但對貼布又會過敏,造成很大的困擾。平時就喜歡精油,拿到精心調配好的精油,使用時不油膩好推拿吸收好,三階段的複方精油味道我都喜愛,聞起來讓人感到心情愉悅,塗抹於患部感到舒服.減壓.放鬆。 用油後的整體感覺: 剛開始第一階段芳療,在患部塗抹與用滾珠精油按摩後,肌肉僵硬 腫脹感有些減輕和紓緩。天氣變冷.下雨.搬重物.站久走久.腳使用過度太累就會開始感到痠痛等! 用第2瓶精油 前.後有明顯感到患部酸痛有所改善,也較好入眠。 用第3瓶精油時也搭配抽筋專用的滾珠精油,小腿塗抹後就不再抽筋了, 膝蓋痠痛腫脹等也紓解很多,第三階段所調整的複方精油是最有感變化最多,患部有時沒了疼痛感。 個案對芳療師之建議與感想: 感謝選我當個案來調配適合我的精油芳療,與分享專業知識、衛教內容,常關心使用時.中.後的感覺,問診時還給予不同的建議跟治療改善方針,時常照顧到我的身心靈感受。 感謝品萱芳療師,讓我透過芳療紓壓、紓解肩頸、膝蓋、腳踝的疼痛。
芳香療法個案集
2022.08.16
改善膝蓋疼痛
1.文獻查證1. 病因 造成膝痛的原因有很多,以下列舉幾種常見的原因: (1) 生活習慣造成 A. 激烈運動 B. 突然超過平常的運動量 C. 大腿肌肉衰退 D. 穿著不合適的鞋子 E. 肥胖 (2) 疾病造成 A. 退化性關節炎 B. 髕骨韌帶發炎 C. 鵝足肌腱炎及滑囊炎 D. 筋肌膜疼痛症候群 E. 痛風 F. 類風濕性關節炎 2. 臨床症狀 (1) 骨關節炎:關節退化造成疼痛、發炎與關節變形。 (2) 肌腱炎:膝蓋前端的疼痛,在攀爬、上樓梯、走上斜坡時較嚴重。 (3) 滑囊炎:膝蓋反覆過度使用或受傷導致的發炎。 (4) 髕骨軟化症:膝蓋骨下的軟骨損傷。 (5) 痛風:尿酸堆積引起的關節炎。 (6) 貝克氏囊腫:膝蓋後方關節滑液堆積導致。 (7) 類風濕性關節炎:慢性自體免疫發炎疾病,可能導致疼痛、腫脹、關節退化、骨骼侵蝕等問題。 (8) 膝蓋骨錯位:大多是外傷造成。 (9) 半月板撕裂:膝蓋中一個或多個軟骨的破裂。 (10) 韌帶斷裂:膝蓋周圍四條韌帶的損傷,其中最容易受傷的是「前十字韌帶。 (11) 骨腫瘤:較常見的是「骨肉瘤」,惡性程度較高。 3. 治療方式 非類固醇消炎成藥如布洛芬(iburofen)、萘普生(Naproxen)等,可緩解發炎(腫脹、發紅)和疼痛。這類藥物可能造成胃部問題,應該餐後再吃。有潰瘍或潰瘍出血的人,使用此類藥物前應先諮詢醫師意見。 膝蓋骨疼痛一般可藉由物理治療控制,進而強化四頭肌(大腿前側),伸展大腿後側的腿後肌群和小腿的腓肌。韌帶扭傷通常透過休息和時間來治療,但若是在膝蓋周圍的韌帶撕裂時,有時需要固定治療以及積極的物理治療。如果經治療後,膝蓋痛沒有緩解,甚至惡化的話,外科醫師可能會建議進行手術(關節鏡),來修復傷害。 4. 照護措施 (1) 立即停止會造成疼痛的活動。 (2) 重新開始活動時,需要慢慢做,尤其是做到當初膝蓋痛的活動更要特別小心。 (3) 運動前應熱身、運動後收操,藉由伸展大腿前後的股四頭肌與膕旁肌。 (4) 下坡時不要慢跑,以行走代替。 (5) 減少運動量。 (6) 慢跑時應選擇有平坦、柔軟表面的地方,例如操場跑道而非水泥或人行道。 (7) 過重的人應進行減重。體重每增加0.5公斤,上下樓梯時膝蓋承受的壓力會多出2.25公斤。 (8) 扁平足的人應使用特殊的鞋墊提供支撐。 (9) 選擇品質良好、適合自己腳型、緩衝力足夠的慢跑鞋。 (10) 若有任何疑問,需諮詢醫師,以找尋最適合的治療方法。2.芳療措施3.芳療評值4.個案回饋
芳香療法個案集
2022.10.07
改善膝蓋疼痛
1.文獻查證1. 病因 1.1膝蓋痛的原因包括: l 骨關節炎(退化性關節炎):關節退化造成疼痛、發炎與關節變形。 l 肌腱炎:膝蓋前端的疼痛,在攀爬、上樓梯、走上斜坡時較嚴重。 l 髕骨韌帶發炎:過度使用膝關節所造成。 l 鵝足肌腱炎及滑囊炎:因扭傷等外傷,或是鵝足肌腱太緊、滑囊過度摩擦所導致。 l 髕骨軟化症:膝蓋骨下的軟骨損傷。 l 痛風:尿酸堆積引起的關節炎。 l 貝克氏囊腫:膝蓋後方關節滑液堆積導致。 l 類風濕性關節炎:慢性自體免疫發炎疾病,可能導致疼痛、腫脹、關節退化、骨骼侵蝕等問題。 l 膝蓋骨錯位:大多是外傷造成。 l 半月板撕裂:膝蓋中一個或多個軟骨的破裂。 l 韌帶斷裂:膝蓋周圍四條韌帶的損傷,其中最容易受傷的是「前十字韌帶」。 l 肌筋膜疼痛症候群:長期姿勢錯誤、肌肉過度負荷、憂鬱、緊張等情緒壓力引起。 l 骨腫瘤:較常見的是「骨肉瘤」,惡性程度較高。 1.2生活習慣造成的膝蓋痛: l 激烈運動:高強度的運動會造成肌肉疲勞,若沒有經過妥善的休息,就會讓膝蓋的負荷增加,造成膝蓋疼痛,甚至關節軟骨磨損。 l 突然超過平常運動量:突然讓肌肉的負擔超過進行習慣量,也容易造成膝蓋疼痛。 l 大腿肌肉衰弱:平時的運動量或鍛鍊不足,大腿肌肉難以支撐身體重量,長久下來容易造成膝蓋發炎、疼痛。 l 不合適的鞋子:不合腳的鞋子或高跟鞋,被迫身體用不良的姿勢走路,身體為了控制平衡,讓膝蓋承受更多壓力。 l 地面容易滑倒:遇到砂礫道或是地面濕滑時,為了防止跌倒,身體透過劇烈的動作試圖平衡、維持穩定。這種突然間強烈控制身體的動作,會造成疼痛、扭傷、甚至韌帶受傷等傷害。 l 肥胖:即使只是走路,膝蓋也要承受自己體重三倍的重量,久而久之,膝蓋就容易發炎、疼痛。 2. 臨床症狀 【備註:根據個案的主訴後,推敲膝關節疼痛的原因可能是髕骨韌帶發炎、鵝足肌腱炎及滑囊炎,或肌筋膜疼痛症候群,因而在此,只針對這幾種症狀做介紹。】 2.1髕骨韌帶發炎—髕骨韌帶是連接髕骨(膝蓋骨)和脛骨(小腿內側長骨)間、讓膝蓋能夠伸直的韌帶,發炎時會造成膝蓋疼痛。髕骨韌帶會發炎,通常是過度使用膝關節所造成,常見於爬山、跑步、跳躍、舉重等運動,過度使用膝蓋、導致髕骨韌帶發炎的患者,嚴重時會造成韌帶斷裂,必須透過韌帶重建手術治療。 2.2鵝足肌腱炎及滑囊炎—鵝足肌腱外型像鵝掌,位於膝內側,是由半腱肌等共三處肌肉組成的聯合肌腱構造,若此處發炎或有滑囊發炎現象,由於病理上很難區分是滑囊還是鵝足肌發炎,因此,兩者經常被一起討論。鵝足肌腱炎及滑囊炎,通常是因扭傷等外傷,或是鵝足肌腱太緊、滑囊過度摩擦所導致。退化性關節炎患者、體重過重、工作需久坐、久蹲者、糖尿病患、長期坐姿不佳者、長跑選手、韌帶疾病患者、膝部內側有腫瘤者等,都是罹患鵝足肌腱炎的高風險族群,應特別注意。 2.3肌筋膜疼痛症候群─長期姿勢錯誤、肌肉過度負荷、憂鬱、緊張等情緒壓力,容易引起肌筋膜疼痛。肌筋膜疼痛的特徵,是在肌肉內有一個痛點,痛點受到刺激後,疼痛會擴散到其他地方;除了疼痛以外,還會造成膝關節僵硬、活動受到限制,尤其在早起時最為明顯。肌筋膜疼痛症候群患者經常因打籃球、羽球、爬山、上樓梯等原因而引發症狀,可就醫後依醫師評估是否進行局部注射,再配合復健治療。 3. 治療方式 3.1如果是開始從事激烈走路或慢跑等運動時,而運動時有側身動作,可能因此造成膝蓋痛,建議停止該活動二至六週,症狀就會慢慢消除。 3.2非類固醇消炎成藥可緩解發炎(腫脹、發紅)和疼痛,但這類藥物可能造成胃部問題,應該餐後再吃,有潰瘍或潰瘍出血的人,使用此類藥物前應先諮詢醫師意見。 3.3膝蓋骨疼痛一般可藉由物理治療控制,進而強化大腿前側的四頭肌,伸展大腿後側的腿後肌群和小腿的腓肌。 3.4韌帶扭傷通常透過休息和時間來治療,但若是在膝蓋周圍的韌帶撕裂時,有時需要固定治療以及積極的物理治療;經治療後,膝蓋痛若無緩解甚至惡化,外科醫師可能會建議進行關節鏡手術,來修復傷害。在症狀消失後,患者可以慢慢重新開始活動,可從走路或騎腳踏車開始。 4. 照護措施 4.1剛開始發生、較不嚴重的膝痛,可藉由以下方式處置: l 休息:避免會導致疼痛的活動,避免對膝蓋施加重量。 l 冰敷:以毛巾包覆膝蓋後,第一天每小時冰敷十五分鐘,之後每天冰敷至少四次。冰敷過程不可睡著,以免過長時間的低溫導致皮膚凍傷。 l 抬高膝蓋,避免腫脹。 l 使用彈性繃帶或護套,提供膝蓋支撐、減少腫脹。 l 在醫師、藥師的指導下,服用適合的止痛藥。 l 睡眠時,可在膝蓋下或膝蓋間放置枕頭。 4.2幫助舒緩、預防膝蓋痛的方法: l 運動前應熱身、運動後收操,藉由伸展大腿前後的股四頭肌與膕旁肌。 l 下坡時不要慢跑,以行走代替。 l 選擇腳踏車、游泳等運動。 l 減少運動量。 l 慢跑時應選擇有平坦、柔軟表面的地方,例如操場跑道而非水泥或人行道。 l 過重的人應進行減重。 l 扁平足的人應使用特殊的鞋墊提供支撐。 l 選擇品質良好、適合自己腳型、緩衝力足夠的慢跑鞋。 4.3其他方式: l 依照醫師處方用藥。 l 立馬停止會造成疼痛的活動。 l 重新開始活動時,要慢慢做,尤其是當初會讓膝蓋痛的活動,更要特別小心。 l 如果有任何疑問,請諮詢專科醫師,以找到最適合個人的治療方法。 2.芳療措施3.芳療評值4.個案回饋
芳香療法個案集
2020.12.01
<
1
2
>